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產權交易 > 產權政策法規
文化產權市場正成為新型資本市場助力國企國資改革
核心提示:11月23日,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國企改革創新論壇在成都舉辦,國資監管部門、央企、地方國企、產權交易機構等代表和專家表示,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不斷創新交易方式,從為企業兼并服務發展成為資本市場,未來將準確把握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定位,建設統一的文化產權交易大市場,服務國企國資改革和提質增效。 11月23日,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國企改革創新論壇在成都舉辦,國資監管部門、央企、地方國企、產權交易機構等代表和專家表示,文化產權交易市場不斷創新交易方式,從為企業兼并服務發展成為資本市場,未來將準確把握產權交易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定位,建設統一的文化產權交易大市場,服務國企國資改革和提質增效。 產權市場4年突破10萬億元服務國企國資提質增效 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以來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公開掛牌轉讓企業國有產權9590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1626億元,平均增值率20%,為實現國有市場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至2015年,包括產股權、實物資產、訴訟資產、金融資產、環境權益、公共資源、技術產權、企業融資服務、文化產權、林權、礦業權和農村產權交易在內的12類公有和非公有業務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 2016年1-10月,中央企業按照中央提出的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要求,通過產權交易市場處置產權和資產398億元,其中屬于低效無效資產的有312億元,占總交易額的78%。 產權交易市場業務拓展要找準主攻方向,圍繞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中心工作,尋找市場需求,服務國企國資改革創新大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企業“三去一降一補”、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壓縮產權層級、組合民間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等業務,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功能。 產權市場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潛力巨大 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郜志宇表示,應建立規則統一功能健全安全高效的產權交易大市場,逐步形成以優勢交易機構為龍頭,眾多交易機構為支撐的跨區域市場平臺,盡快建立一個具備良好形象的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各產權交易機構應以開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按照市場規律和競合互利原則,探索通過聯合、協作、重組,進行市場化整合,打破區域分割,形成跨區域市場平臺,逐步增強市場輻射能力。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首次將產權交易與證券交易并列于我國資本市場體系,明確了產權交易市場屬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與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建設之間的關系,明確了產權交易市場服務于國企國資改革的功能定位。 2016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施行《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32號令),明確要求國有企業的增資擴股和資產轉讓行為應當在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為產權交易市場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實現資產流轉與融資“雙輪驅動”提供了政策依據。 第32號令發布后,中央企業目前已通過產權市場引入各類社會資本107億元,全國正在掛牌的項目意向募集資金超過1000億元,產權市場的融資功能顯現出巨大發展潛力。 中國產權協會會長吳汝川表示,產權市場與傳統概念中的資本市場一樣,具有流轉和融資兩大業務類型,同樣起著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價值發現的重要功能,同樣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行模式和定價機制,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體經濟發展同樣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無論從基礎概念、特質屬性、功能定位以及業務實踐,產權市場都與資本市場高度契合,產權市場屬于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明確提出建設產權資本市場的目標。
版權所有 2015-2015 甘肅省文化產權交易中心All Right Reserved
隴ICP備16000015號-1 中心地址:甘肅省蘭州市雁兒灣藝術區文交大廈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隴網文(2016)6632-011號 聯系電話 : 0931-2825555